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始建于1958年,现在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有中山、友谊、湘江3个院区以及铁门关医院(对口援疆托管医院),占地总面积154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医院总资产39.9亿,固定资产总值14.1亿,2020年业务总收入28.3亿元。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卫生系统“百佳医院”和“河北省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复旦大学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跻身全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前100名。近五年,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和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中,医院骨科多次排名前十名。
医院现有职工2910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称204人、副高级技术职称34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64人。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优秀专技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卫生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河北省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河北省政府津贴专家4人,河北省高端人才4人,河北省首批拔尖人才5人,省管优秀专家12人,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三三三”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5人。
医院编制床位数2356张,总开放床位2500张,设有临床科室67个,医技科室18个。年门诊量86万人次,年出院病人7.1万人次,年手术4.8万例。骨科、肾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肾内科、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骨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呼吸科、急诊科、内分泌科、康复科、ICU、泌尿外科、消化科、麻醉科、血液科、心胸外科、医学影像科、感染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内分泌科、肾内科、感染科、医学影像科、康复科、眼科、手外科、胃肠病学(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为省级医学重点学科。
医院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27个专业基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64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2名,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在2018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代表河北医科大学参赛并夺得特等奖。此外,在全国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河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竞赛、河北省硕士研究生技能竞赛上均获得过一等奖。
医院拥有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肾脏病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骨科生物力学和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研究2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骨科疾病和感染性疾病2个河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骨科智能器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骨科器械与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医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项。首次以医院身份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有21名专家担任国家级医学会主委、副主委或常委。出版医学专著、教科书155部,发表中华系列论文1550篇,发表自主产权SCI论文1311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达18.705。获授权专利506项(其中美国专利FDA 2项,发明专利98项),居省内医疗卫生领域首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科室风采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是在放射介入的基础上组建的新型学科。介入室成立于1997年2月,成立之初就开展了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介入治疗……,基于学科的发展和需要,于2014年底,我院正式组建了兼具微创介入与开放手术于一体的血管外科,科主任张彦荣。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拼搏,飞速发展成为一个团结协作和具有凝聚力的朝气蓬勃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相结合的临床团队,拥有多位的血管外科专家以及专业人才梯队。科室现有医师9名(医学博士1 名、硕士8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技师3名,护士14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
我院血管外科独立拥有:
1、复合手术室(杂交手术室)
我院复合手术室是在现有手术室中利用2个千级净化的手术室改造而成,装备有西门子Artis Zoo 大型“C”臂1台,配备完善的麻醉设备,可以同时做开放手术及介
入手术
。
2、 介入治疗室2个
用于介入治疗的手术室,同样装备西门子Artis Zoo 大型“C”臂1台、GE IGS5X线血管造影系统1台,墙壁装有氧气接口、负压吸引接口以及心电监护仪等完善的抢救设备及药品。
3、 AngioJet Ultra血栓机械碎栓抽吸装置(美国)
AngioJet Ultra血栓机械碎栓抽吸装置是利用物理机械原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碎栓后抽吸,它大大减低了经导管溶栓或全身溶栓等导致的出血性并发症,有效保护了静脉瓣膜的功能,缩短了该类疾病的治疗时间,明显提高了疗效。
4、 ANGIOLAB2外周血管工作站(芬兰)
通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阶段性测压,对阶段性狭窄的下肢动脉发生部位、狭窄情况、侧支交通动脉建立代偿情况进行诊断,亦是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后功能恢复评价的重要设备;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检测,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具有定性的诊断,是对各种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治疗效果的有效评价手段。
5、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韩国)
针对长期卧床,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的患者,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手段。
6、 彩色多普勒超声1台
7、 多普勒超声听诊仪
针对肢体动脉摸不到,尤其是足背动脉摸不到,利用多普勒超声原理可以听到,而且可以简单的记录波形。
8、 DSA锥形束CT后处理计算机重建系统 在肿瘤介入治疗术后实施评价手术治疗程度及效果
以上设备能够充分保障我院血管外科第一时间参与病人治疗,及早干预病情,为抢救生命、保存肢体及其功能提供了必备条件,同时配合医院拥有的彩色超声检查仪、核素检查、螺旋CT、核磁共振(MRA)等设备,不但能够完成各种血管疾病的检查与治疗,而且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保证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的仪器设备齐全,正是有了这些超强装备,才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肢体动脉损伤后的端端吻合、自体或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主动脉损伤的带薄网支架腔内隔绝术以及肢体动、静脉血栓取栓、溶栓、碎栓术为治疗特色,并带动其它血管疾病治疗的血管外科构建,成为其它临床科室术前术后出血性病变及其它血管病变治疗的强大后盾……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各级医师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5篇SCI,参与编写著作10部。获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河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完成河北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厅级科研课题4项,承担河北省科技厅课题1项,河北省财政厅课题2项,申请专利8项。血管外科承担着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的培养、规范化培训工作。同时与国外多个血管学术团体保持着密切联系和学术交流,能够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血管外科本着“以人文关怀为基础,以医疗技术为根本、以临床质量为第一”的原则,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个性化治疗,将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